开云官方那是作家李娟笔下,“隆重得如同国王登基的庆典”的最好时节,“每一个村庄都富可敌国,每一棵树都是黄金之树”的绝佳旅行目的地kaiyun官方。
在这个讲究“邪修”的时代,如果想省时省力将新疆的各种地形、南北疆的各种美景尽收眼底,只需要去一趟此生必驾的——独库公路。
打开“独库日报”,气温那一栏里,独库公路的两头——克拉玛依市的“独”山子区和阿克苏“库”车市,相差并不大。
但这条路的中段,尤其是几个“达坂”,在炎热的8月里,最低气温仍低至零下。
光从气温就能判断一二,自这条“景观公路”由北向南,一路上的美景定会大有不同。
这条全长561公里、位于217国道的最美公路,每年只开放4个月左右:通常会在5月底、6月初开始通车,一直开放到10月中旬后关闭。
自独山子一路南下,能一次领略天山南北,深山、峡谷、戈壁、草原、湖泊、雪山等地形地貌,感受四季的不同风光。
独山子大峡谷,也是《飞驰人生》的取景地。行驶在峡谷间,电影的那些台词便在耳边回响起来:
车开到伊犁的哈希勒根达坂(高山垭口),这个海拔3400米、蒙语意为“过不去”的地方,就到了独库公路上的第一个垭口。
虽然海拔并不算太高,但这里终年被积雪覆盖,雪山之景中会途径号称“全球唯一防雪长廊”的——独库公路防雪长廊。
继续向前开,便到了《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词里,心上的姑娘远嫁去的“美丽的那拉提”。
到了位于巴音郭楞、阿克苏、伊犁交界的巴音布鲁克,就到了我国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的第二大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这里会进行为期两天的蒙古族“那达慕”盛会,、赛羊、赛牦牛、摔跤……乐趣十足。
巴音布鲁克,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富饶的泉水”,在这里可以看到草原湖泊的美景,更能在日升日落之时,欣赏到九个太阳映照九曲十八弯的奇观。
远处的雪山,近处的草原,蔚蓝的湖水……在此情此景面前,Windows经典壁纸,恐怕也要黯然失色。
这块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沼泽湖泊,宛若一颗嵌在绿色丝绒草原里的蓝宝石。
和独库公路开放的时间相差不多,每年4月,候鸟们会飞来这里栖息、繁殖,等到10月天气转冷后,再双宿双飞、携家带口地离开。
雪白的天鹅,在当地牧民的眼中,被视为“神鸟”般的存在。它们也形成了我国最大的野生天鹅种群。
两颗宝石明珠,就这样缀在天山上。珍贵的雪莲生长于此,行驶在路上偶然间也能看到雪鸡、黄羊、雪豹的踪迹。
红、黄、绿、白等多色岩层,让这里的大面积呈现红褐色的赤砂山,在阳光的折射下可以形成多种色彩。
维吾尔语叫这里“克孜尔里亚山”,是“红色的山崖”的意思,据说《指环王1:护戒使者》曾在此秘密取景。
南端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加剧了阿克苏的低山干旱荒漠气候,这里的丹霞地貌尤为动人。
贯穿南北疆的独库公路,这条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纵贯天山脊梁的景观大道”,一路而来,便是这般美不胜收。
每当夜幕降临,川流不息的车辆开着车灯行驶其间,独库公路仿佛一条逶迤的金色巨龙,盘绕在天山山麓,雄踞在西北边陲。
可惜——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疯狂传播、旅游业的发展、短视频的推波助澜,独库公路更加声名远播,当很多人开着车慕名而来,发现独库公路和他们想象中相似又不同——
养殖的牛羊都防不胜防,更不用提土拨鼠等其他野生小动物了,不小心误食后死亡,无人知晓……
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不断膨胀的?遍地狼藉的垃圾?伪精致的旅游照?
可到了人来车往的停车场,很多穿戴整洁、长相美丽的人,随手就将垃圾扔在了地上。
明明附近就有垃圾箱、自己的车上也有垃圾袋,可他们就是旁若无人地扔在地上。
甚至每到一个休息处,他们停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车上的垃圾一股脑儿抛到车门外的地上,仿佛成了某种不成文的“仪式感”。
修建独库公路,一共要翻越4座冰达坂、跨过5条河流、打通3条高山隧道、飞越过100多公里的悬崖峭壁……其中,还有280多千米的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
这里地形特殊,有非常多的急弯陡坡,要途径很多的高海拔“生命禁区”,最低温能降到零下40度,积雪厚度可达2米以上。
1974年8月,独库公路开始动工。彼时,这一项工程受重视程度非同小可,甚至被冠上了“修筑独库公路大会战”的高度。
当1983年9月,和全线贯通的独库公路一同竖起来的,还有一座为纪念168位筑路官兵而竖起的烈士纪念碑——
湖北、四川、广东、辽宁、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湖南、内蒙古、云南、甘肃、北京、河北、贵州、新疆、江苏、广西、安徽……这些解放军战士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冒着严寒在高海拔地区,用最原始的工具手挖肩扛。
暴风雪、雪崩、塌方被砸、汽车压断便桥、爆破、推土机滑坡、被飞石击中、积劳成疾……
条件艰苦加上思念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风湿病。当妻子带着中药来独山子探望丈夫时,因为“飞线”任务紧张、工程量大,丈夫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坚守工地。
结果遇上了八十米的大塌方,六位战士只有一人活了下来,那位妻子当面接到丈夫去世的消息,昏死了过去……
这就是湖北武昌人、修筑独库公路的李善国烈士,原基建工程兵12支队112团3营7连指导员,和自己妻子的故事。
即便有这样的风险,颜世魁饰演的副营长郑志桐,依然愿意放弃回到北京安家生活的想法,重返天山。
“老团长常对我说,在这里工作是很艰苦的。可有坐车的,就得有修路的。多少先辈为造福后代,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我作为新一代的军人,为了国防现代化,为了不让侵略者的坦克进来压我们,就是把自己的身子铺在这条路上也心甘情愿。”
不知道多少人,会在独库公路第一个垭口哈希勒根达坂之后的乔尔玛,选择停下。
这里的乔尔玛烈士陵园,是2006年6月10日,将当年那块纪念碑扩建,为修建独库公路的烈士重新修建的陵园。
烈士们静静躺在这里,不知道自己付出生命修筑的路,已经变成了垃圾遍地的路。
2013年,感动中国的年度十大人物中,54岁的陈俊贵便是当年在悬崖上开“飞线”、雪山里凿隧道的基建工程兵中的一员。
隔年4月6日,前方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了天山深处,面临断粮断炊的风险,他和三位队友一起带着20多个馒头、一把防狼侵袭的,出发向山下送信求救。
在海拔3000多米、零下20多度高寒缺氧的极端环境下,他和队友爬了三天三夜已经精疲力竭、弹尽粮绝,只剩下了一个馒头。
因为陈俊贵是新兵、年纪又最小,所以推来推去之后,班长下达了命令,让他吃掉仅剩的馒头。
传达消息任务重大,陈俊贵含泪吃下馒头,听着班长郑林书说“你年轻,坚持住,如果有机会,请你到我老家看望一下我父母。”
班长、副班长接连倒下,陈俊贵和战友陈卫星掉下悬崖被哈萨克牧民救下,1500名战士得救了,陈俊贵右大腿肌肉被冻死,住院了3年。
陈俊贵得到了活下去的机会,完成了任务,也为此付出了代价。他却也和《天山行》里的郑志桐一样,退伍后在辽宁老家安稳度日和重返天山之间,选择了后者——
他选择成为一名守墓人,永远守护着在乔尔玛烈士陵园里躺着的,相识或从未谋面的战友们。
他辞掉原本稳定的电影放映员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回到了天山,住在离班长最近的山坡上,就地盖房、开垦荒地,从此留在了这里。
因为一直记得班长的委托,所以他在陆续掌握了烈士战友们的相关信息后,远赴他们的老家寻亲。
“如果家里有老人在,就替他们为老人做一次饭,如果已经不在,就去坟头替他们向父母烧一次纸。甚至有90岁的母亲因为想念儿子,把眼睛都哭瞎了……”
养路工人会在这些时间里,修补被冻裂的路面、加固危险边坡、清理排水系统、检修防护栏、清理厚厚的积雪、在近乎垂直的悬崖上作业……
最怕的是那些表面看似干燥的路面,底下会藏有“暗冰”,行驶在上面分分钟就会打滑失控……
所以,有这么多人牵挂、守护的独库公路,被各种垃圾填满,很多人觉得十分惋惜。
有人提倡免费的独库公路应该收费,以此来限制行车的人数,减少扔垃圾的可能。
这些在独库公路两旁捡垃圾的人,同样是冒着危险,怀着对这片土地、 这条公路的热爱,捡拾垃圾。
明明路上有固定扔垃圾的袋子和桶,垃圾也可以先放在车上,下车到固定的扔垃圾点再扔,但很多人不以为意。
内蒙古乌兰察布的火山,拍完宇航员照片的游客,将废弃冷焰火随地乱扔,只能让工作人员再吊着绳子下去一个个地捡在一起;
日喀则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旁边的牌子上写着禁止乱扔垃圾,还有人在此野餐,随手扔西瓜皮;
在四川甘孜露营地,随处可见吸完氧用剩下的氧气瓶、喝完的饮料瓶、用来当野餐垫的纸壳子,气得捡垃圾的游客大喊:“活该你会缺氧”;
锡林郭勒今年夏天因为“牛奶湖”火了,但暑假拿着袋子捡垃圾的大学生说,希望家乡火,又不希望她火,因为这些垃圾可能会成为牧区牛羊的“致命餐”……
3.《感人的形象崇高的信念——赞彩色故事片天山行》,《人民日报》,1982年7月25日
4.《探望原基建工程兵12支队112团3营7连指导员李善国烈士之妻》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