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曾几何时,白酒的价值属性更多体现在宴请/送礼时候的面儿上,而不在于实际的口感和品质。
然而,时代的洪流不可阻挡,白酒行业发展到2025年这个节骨眼,真正为各家企业以及消费者带来价值的,还真就回归到了本源问题:这款酒性价比如何?好不好喝?上不上头?是勾兑酒吗?
找到上述问题答案的白酒企业,才可能在行业整体下行,整治违规吃喝的背景下,收获口碑和业绩。如此一来,单价更低,褪去了华而不实外包装的光瓶酒也就成了各大酒企的兵家必争。
从打价格战变成打价值战,这是很多车企在2025年的叙事逻辑。同样,在白酒行业,面对整体的趋势,也到了打价值战的时候了。
这不是对消费升级的某种逆转,而是被市场行情逼迫下的不得已而为之。白酒行业价值战并不是车圈那种堆砌高性能零部件和高阶功能的不涨价升级,而是在于如何用超高性价比打动当前更坚挺的消费圈层,让消费者感受到强烈的使用价值。
用浙商证券研报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今年第二季度,白酒行业处于整体回款进度偏慢、库存有所提升、批价表现较弱的境地。
在禁酒令的影响下,政商务白酒消费受到较大影响,其中高端酒、次高端酒受影响最为显著,百元以下的大众价位和次高端价位亦受到一定影响。餐饮行业白酒消费整体受到的影响非常明显。
即便是最近火热的电商即时零售线上消费领域,中高端白酒也面临严重停滞压力。
据浙商证券研报,5月中下旬之后,即时零售消费场景中,高端团购、商务场景较高的类型下滑最为明显,约为50%;下滑最为明显的价格带是300-800元,其中500元以上尤其明显,基本不动销。
据《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今年1至6月,不同价格带白酒的市场整体表现分化明显:100-300元、300-500元、100元以下为销量最好的三个价格段位。
中低端畅销价位带由300-500元进一步向100-300元下沉,500-800元价位带产品生存则最为困难。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飞天茅台、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等等指标性高端白酒大单品频频出现在媒体跌破多少多少的报道中,也是符合上述数据的。
给我们的一种感觉是,中高端白酒卖不动了,而真正有着强大需求支撑的白酒价格带,在单瓶价位在300元以下,甚至更低档次的白酒。
有专家预测,2025年光瓶酒的销售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占白酒总销售收入比例将达到18%以上。各家酒企如果错失了光瓶酒赛道,那么将自然地陷入价值陷阱之中,无力对抗其他竞品。
巴菲特在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商业模式的时候,曾经屡次提及可口可乐产品力方面的巨大优势。总结来说就是,可口可乐的产品特性被股神视为需求确定且有粘性--人类每日需摄入水分,而可口可乐通过成瘾性(如咖啡因的作用)和独特消费记忆形成持续的消费需求。
尤其是可口可乐的品牌护城河,一部分正是来源于其美妙口感,以及喝下去后的感受通常与快乐联系在一起。这些让大众消费者对这种软饮料产生了某种情绪依赖,而不会被那些口感类似、甚至价格更低的竞品所吸引。
白酒和可口可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虽然单价和品牌形象差异巨大,但一定的成瘾性和情绪依赖性是两者都能吸引大量老用户的重要保证。
倘若白酒公司将自己的产品看做可口可乐来卖,那么光瓶酒就是那种有潜力成为白酒可口可乐的赛道。
说实话,光瓶酒线元以下,而在这里,消费者对白酒的需求更加直接明了:好喝、好品质、好价格。
就是以高性价比为出发点,以口感和品质作为终极目标,从而建立起深入人心的品牌护城河--让人一提起某某大曲、某某酒,就自然而然地和高性价比适合自用或者家庭小聚饮用联系在一起。
同样,在这个价格档次的白酒中,线上(包括即时零售)的占比会更高;更普遍的使用场景是日常家庭聚会或者自己用餐时候饮用,消费频率也会相较中高端白酒高很多。
所以,要想在光瓶酒上面获得更高市占率,白酒企业也需要构建更符合上述特点的销售渠道。比如下沉到更接地气的餐饮场景(如排挡、烧烤摊位),以及和电商联名或者专供电商平台销售的电商酒,就是部分酒企打开光瓶酒销路的一种很好起手式。
此外,在品牌建设上,要更加注重差异化的定位,以接地气、连人心的口感和品质为主切入点,而不是用中高端酒以往那些花花肠子高大上的故事和广告片作为重点宣发。
当前主流光瓶酒的价位普遍在十几元到100元的区间。消费者在这个价位更重视的是酒精勾兑和纯粮酒的区别、基酒的年份和配比、以及是否有适合更多饮用场景的低度酒或者鸡尾酒产品。
上述这些需求其实也是当前白酒消费年轻化所面临的难题。和以往光瓶酒主要面向中低收入者较年长者不同,当前的主流光瓶酒不但将价格从十几元提到了50元左右,而且目标客户也转变成了理性消费者经济实力后劲足的年轻消费者,他们对健康kaiyun官方、口感和品质的追求,将远超以前的客群。
更年轻客群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能力和热情也高得多。好口碑的光瓶酒,很可能由社交裂变成为爆款话题,正如几十块钱的Labubu,不也是在这个价格带上吗?
反过来说,白酒企业要想糊弄事儿,可真的就索性别出低品质的光瓶酒了。弄得不好,可能会砸了大招牌。
光瓶酒不会脱离白酒行业的整体趋势,在存量竞争时代,市场正完全转向买方市场,那些真正注重产品品质、渠道效率、服务意识的白酒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同样,在白酒领域正在上演的强者恒强--销量正在向少数超大企业集中的趋势。这也很可能会在光瓶酒赛道上演。看看目前市面上销量较好的光瓶酒,不还都是头部那几家白酒企业的产品吗?
真正能够以光瓶酒崛起,从名不见经传到异军突起的白酒企业,目前似乎还很难看到什么苗头,不过也不必刻意强求。谁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谁就能成功,这已经是当前的主流。撇开虚头巴脑,把酒本身做好的企业,就是最后的赢家。
蜜雪冰城员工用脚关直饮水桶?当事人致歉:废弃茶汤,为好玩拍摄,市监局回应
这次打中了!也门胡塞武装发射六发六中,中国技术导弹扬名,伊朗仿C-801击沉巨轮
菲律宾咽不下这口气,收到中国制裁令不到一周,开始找中国麻烦?中方大使表态了
34轮竞价!光谷楼市回暖:四宗地块成功出让,其中一块引争抢溢价17.42%
泛海地产终局渐近?曾经的“华中第一高楼”项目公司被提出破产清算,公司回应